突破创新,乘势而上:CNS研究与药物开发新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突破创新,乘势而上:CNS研究与药物开发新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所有嘉宾合照10月15日,“突破与创新:CNS研究与药物开发新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主办,得到了杭州市临平区生物医药协会和浙江大学科技园临平启真医学创新产业基地的大力支持。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卫健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建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机构办主任、主任医师沈一峰,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杨巍出席会议,众多高校研究学者、知名制药企业负责人、投资机构负责人参加论坛。杨巍教授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杨巍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当前社会面临的复杂艰巨挑战,精神疾病发病率保守估计达20%以上,困扰众多家庭。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研发迎来新机遇,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为开发新靶点药物提供灵感和思路,有望满足神经性疾病临床需求。本次论坛以“突破与创新”为核心元素,环节设计有特色,涵盖学术、临床、产业等角度,深入探究神经性疾病。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为嘉宾和听众带来新启发,为国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药物研发带来新思考,期待专家日后能围绕新靶点开发新干预策略。最后,杨巍教授代表研究院对各位参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沈一峰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机构办主任、主任医师沈一峰分享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进展。全球CNS疾病负担重,药物市场潜力大。2023年神经领域奥瑞珠单抗、精神领域棕榈酸帕利哌酮销售额高。适应症方面,神经领域多发性硬化症产品占比高,精神领域精分产品占比高。在研药物集中在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热门靶点分别为amyloid和5-HT受体。国内CNS药物研发虽持续增长,但赛道拥挤,适应症神经领域以AD、癫痫、PD为主,精神领域以抑郁症、精分为主。CNS诊断领域生物标志物重要,18款诊断试剂上市,干细胞疗法等新兴技术发展中。最后,沈主任表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药物递送系统和多模式组合疗法等方向值得关注。罗建红教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卫健委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建红指出人类发达的前额叶皮层支撑高级认知、社交和情绪调控等,但其在发育上最晚熟,为个体学习和适应社会提供时窗的同时也易受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报告中,罗教授分享了基因变异和环境压力如何通过神经病理机制导致社交障碍的多项研究结果,如NL3 R451C突变和GluN3A缺失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社交缺陷。基于研究结果,罗教授指出PV中间神经元是良好药物靶标,但难点在于既要关注其激活也要关注其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抑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少华索元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罗文上午Panel合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孙虹暨南大学大脑修复中心主任、NeuExcell神曦集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陈功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强教授下午Panel合照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各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围绕CNS药物研发面临的挑战、临床试验优化、新技术应用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圆桌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尽管CNS药物研发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疾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未来仍充满希望,并呼吁面对复杂的CNS疾病,需要加强学术界、医疗界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也需要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加速创新药物的开发进程。随着数年来基础研究和产业转化领域“突破与创新”的不断积累,CNS领域已经来到了爆发的前夕。期待在越来越多的迷雾被拨开之后,全球患者能迎来更多治愈的曙光。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将持续致力于推动CNS领域的研究与发展,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平台,为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提供有力支持。我们相信,在众多科研人员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CNS 领域必将迎来新的突破,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2024-10-16
详情解锁生物医药交易密码:项目准备与流程深度剖析
2024年7月31日下午,《项目交易的准备与流程》分享会活动在临平区茧·SPACE三楼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顺利举办。本期分享会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主办,bioSeedin柏思荟支持举办。旨在探讨交流生物医药早期项目在BD交易前期的准备内容和执行流程。来自临平区的医药企业代表和研究院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此次交流分享活动。bioSeedin柏思荟抗体项目交易平台BD负责人雷江涛博士拥有多年抗体开发背景及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在主题分享中,他分析了当前中国生物药项目交易的最新态势,系统阐述了bioSeedin柏思荟项目交易从准备到执行的全流程,同时bioSeedin Licensing BD负责人许旭升博士结合其实际交易案例展示了项目交易准备阶段的关键要素及BD拓展策略的有效实施路径。互动交流环节,主讲嘉宾与参会的企业代表们就生物医药项目BD合作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早期抗体项目的评估,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质项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此次分享会加深了参会者对生物医药项目交易的理解,认识到生物医药项目交易复杂性以及提高交易效率与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感谢bioSeedin柏思荟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交流机会,共同推动生物医药早期创新项目的顺利交易与行业的繁荣发展。
2024-08-02
详情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回访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
2024年7月12日,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医工院”)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树源先生携团队一行回访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简称“研究院”),研究院院长杨巍教授、副院长李大伟及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热情接待,共同就双方正在合作的项目及未来合作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回访的核心议题聚焦于由医工院牵头、研究院参与建设的“先导物成药性研究与药物开发建设平台”,旨在长三角地区打造一个“靶点发现—靶点成药—先导物发现—临床前候选物(PCC)”的研发体系平台,提高创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和效率。双方首先就该平台下合作项目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沟通,并共同探讨了解决方案,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在回顾合作历程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就“先导物成药性研究与药物开发建设平台”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细致探讨。双方一致认为,要持续优化平台运行机制,不仅要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更要注重其产业化应用。同时,双方还就如何提升平台的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双方表示将继续深化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机制,定期交流项目进展和合作成果,确保合作的顺利推进。此次回访不仅巩固了医工院与研究院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双方未来在医药研发领域的深度合作指明了方向。双方将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医药产业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
2024-07-15
详情“以青春之名,赴实践之约”--研究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活动走进临平经开区第一站顺利举行
7月6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2024年暑期实习实践活动第一站——走进百诚医药、康仑中药,在临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组织,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20余名师生参加。上午,同学们参观了百诚医药的展厅与研发中心,了解了企业发展历程、主营业务以及药品研发条件等方面情况。百诚医药是一家集创新性、全价值链、平台化、共融型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技术研发公司,拥有完善的药物研发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致力于不断推动医药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学们也通过观摩各类高精仪器设备的运作,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下午,同学们走进了杭州康仑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伊尹康仑智慧煎药(临平)共享中心,这也是我省最先进的智慧煎药中心,支持中药处方从接方、调剂、煎煮、包装、配送等全流程的可视化追溯体系。康仑中药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优质的原材料加上智能制造与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在秉承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同时,助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该馆由“运河三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领衔创建,为中国首个大运河与铜文化融合的主题艺术馆,系统、完整地展出了大运河申遗和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实物文献和珍贵影像资料,还展出了朱炳仁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铜雕、书法、水墨等重要代表作品。同学们边参观边感受,全方位体会到了大运河带来的自然之美和文化气“运”。活动结束,企业负责人为学员代表颁发了实习证书。此次实习实践走访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校企合作共建之旅,让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了临平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态势和传统艺术多元化产业形态。研究院将进一步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双向赋能,加速构筑“产、学、研”融合创新生态,助推临平区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4-07-08
详情源头孵化涌新质·力启医药新生态 | 第三届临平生 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圆满落幕
源头孵化涌新质·力启医药新生态 | 第三届临平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圆满落幕2024年6月20日至22日,第三届临平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在杭州临平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浙江省生物医学学会联合主办,长三角生物医药协同创新联盟、杭州市临平区生物医药协会、浙大科技园临平启真医学创新产业基地协办。同时,杭州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合作单位,为大会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持。大会以“源头孵化涌新质·力启医药新生态”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医药政策法规专业委员会主任张自然,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王央杰,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兼创业创新局(人才服务局)局长陈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科技社团党委副书记王辉,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书记楼建晴,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杨巍,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区域创新管理部部长胡振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张岩,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夏文蓉,浙大科技园公司副总经理姚文和,临平区生物医药协会会长、百诚医药董事长、总经理楼金芳,康立生医药集团董事长程刚等出席参加,上百位政、产、学、研、医、资各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先海为大会致欢迎辞。他指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重大。浙江大学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努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在诸多方面取得成效。当前全球医药健康产业面临诸多变革与挑战,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为解决医药领域重大问题提供新思路与方案,推动更多原创性成果诞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造福人民健康。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兼创业创新局(人才服务局)局长陈嬿在致辞中表示临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设区后推动多产业,2023年GDP超千亿。近年来,临平锚定打造800亿级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极具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生态。本次大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一次总结和展示,更是对未来方向的一次探索和规划。临平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浙江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王央杰在致辞中讲到生物医药作为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创新至关重要。2023年11月,省科协与中国药学会合作推进杭州“中国医药港”建设,临平成果显著。浙江省生物医学学会作为省级学会,积极搭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桥梁,推动了临平区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省科协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将进一步加强与生物医学领域学术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助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现场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同中信医疗基金的战略合作签约、以及研究院同杭州百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验证中心合作共建签约。会上,院士及各界专家通过主旨报告、高端对话、圆桌互动等环节,分享了关于源头创新的真知灼见。第一篇章以“源头创新赋能医药新生态”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医药政策法规专业委员会主任张自然分别以“合成生物学驱动生物设计与产业创新”、“创新性多肽药物的开发前景”和“全产业链鼓励创新药发展”为题做主旨报告;研究院院长杨巍主持高端对话,对话从产业发展、制度环境、投资回报、知识产权保护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加速原始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原始创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加速原始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这场高端对话不仅是对原始创新重要性的一次深刻认识,也是对未来创新路径的一次有益探索。第二篇以“前沿科学技术促创新发展”为主题,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张岩主持。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特聘教授邵黎明、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奥瑞药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继跃、康迈迪森CEO万小波、艾美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范国煌、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峻、信达生物制药国清院副院长陈炳良就“以前沿技术应对创新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基于脆弱拟杆菌的创新活体生物药开发”等话题做了报告分享。与会嘉宾还以“前沿技术赋能新药发现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开展圆桌对话,探究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在新质生产力的风口下破局创新药。6月22日,第三篇章“源头创新转化生态构建”精彩继续,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红河主持。中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慧泽医药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程泽能、烨辉医药董事长华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琦、吉凯基因董事长曹跃琼、百诚医药新药发现评价中心总经理王江海都基于自身专业研究和产业经验做了分享。第三篇最后以“临床之需,创新之源:共探医药新未来”的圆桌互动结尾,“未满足临床需求”是医药创新研发的永恒话题,与会嘉宾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深度交流,激发了与会者对于创新和临床需求相结合的无限思考。第四篇章“资本赋能源头创新新高地”作为大会结尾,由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大伟主持。上海技术交易所生物医药专板运营中心总经理刘路英、弗若斯特沙利文生命科学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兴业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创新药小组组长杨希成从资本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生物医药源头创新的趋势与挑战。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半,全面分析目前国内源头创新的趋势与挑战,深入探讨合作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打造生物医药源头创新交流平台,进一步引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新风向。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介会以及项目路演。现场花絮
2024-06-24
详情倒计时2天!第三届临平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即将启幕!
会议名称丨第三届临平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大会主题丨源头孵化涌新质·力启医药新生态时 间丨2024年6月20-22日地 点丨杭州临平皇冠假日酒店三楼邀请辞尊敬的行业同仁:您好!见字如面,夏至时节,万物生长,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时节里,第三届临平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将与您再次相聚在杭州临平。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焦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据相关研突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将达11556亿美元,生物药市场预计将达4831亿美元。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医药生产大国到医药强国变革的关键时期,跟随式创新不断向源头创新过渡,创新药在今年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正步入蓬勃发展阶段。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下,源头创新生物医药的探索、挖掘和孵化既是动力源泉,也是必经之路。本次大会延续往届风采,深耕生物医药源头创新领域,以“源头孵化涌新质,力启医药新生态”为主题,汇聚产业链上“政、产、学、研、金”的各个环节的代表性人物、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及产业、投资界的行业领袖,就生物医药源头创新领域的前沿技术、培育模式、政策环境等开展对话交流,旨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变革性发展,营造良性有序的产业生态链,助力中国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在此谨代表大会组委会诚邀您亲临现场!2024年6月21日(周五) 第一篇 源头创新赋能医药新⽣态09:00-09:15 领导致辞09:15-09:20 签约仪式09:20-09:50 主旨报告:合成生物学驱动生物设计与产业创新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09:50-10:20 创新性多肽药物的开发前景姜世勃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10:20-10:50 全产业链鼓励创新药发展张自然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医药政策法规专业委员会主任10:50-11:50 高端对话:加速原始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主持人:杨巍 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院长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世勃 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程 刚 北京康立生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自然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医药政策法规专业委员会主任 第二篇 前沿科学技术促创新发展主持人:张岩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13:30-14:00 以前沿技术应对创新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邵黎明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特聘教授14:00-14:30 基于脆弱拟杆菌的创新活体生物药开发李 平 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健康副总经理14:30-15:00 基于肿瘤组织特异性E3连续酶的蛋白降解技术开发难成药靶点药物张继跃 奥瑞药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15:00-15:30 小分子AI制药未来研发的客观思考万小波 康迈迪森CEO15:30-15:45 茶歇15:45-16:15 靶向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治疗脑肿瘤的全球性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范国煌 艾美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16:15-16:45 人工智能时代的药物发现方法学徐 峻 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主任16:45-17:15 国际生物医药发展趋势陈炳良 信达生物制药国清院副院长17:15-17:45 圆桌对话:前沿技术赋能新药发现的挑战与机遇主持人:邵黎明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特聘教授陈炳良 信达生物制药国清院副院长李 平 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健康副总经理徐 峻 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继跃 奥瑞药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024年6月22日(周六)第三篇 源头创新转化生态构建主持人:张红河 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09:00-09:25 创新制剂临床试验策略程泽能 中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慧泽医药创始人、首席科学家09:25-09:50 临床研究中融合注册战略和实施的思考华 烨 烨辉医药董事长09:50-10:15 漫漫之路:胰腺癌靶向药物研发探索李 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10:15-10:20 茶歇10:20-10:45 多维协同,推进创新靶标发现有序突破曹跃琼 吉凯基因董事长10:45-11:10 助力创新药研发的非临床药理和生物评价技术王江海 百城医药新药发现评价中心总经理11:10-12:00 圆桌互动:临床之需,创新之源:共探医药新未来主持人:李 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程泽能 中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慧泽医药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华 烨 烨辉医药董事长楼金芳 杭州百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潘剑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脑卒中中心副主任赵 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第四篇 资本赋能源头创新新高地主持人:李大伟 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13:30-14:00 从源头赋能企业创新刘路英 上海技术交易所生物医药专板运营中心总经理14:00-14:30 2023-2024生物科技市场投融资分析毛 化 弗若斯特沙利文生命科学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14:30-15:00 生物医药资本市场趋势与要点分析杨希成 兴业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创新药小组组长15:00-15:20 项目路演 1:基于蛋白质动态构象技术的新药研发叶阳亮 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15:20-15:40 项目路演 2:非成瘾性镇痛及止痒药SLL-039的研究开发李 炜 复旦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副教授15:40-16:00 项目路演3:抗体药物的差异化立项及临床前开发郭晨曦 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BD负责⼈16:00-16:20 项目路演 4:高敏血栓及新型标志物原料及试剂盒开发戚跃明 杭州孚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16:20-16:40 项目路演 5:帕金森病临床诊治一体化创新方案 王昌河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项目路演点评专家:关大宇 启真创投 副总经理金家齐 一线双币vc执行总监谢恩伟 传化科技投资部副总经理 投资合伙人许志杰 挚捷资本合伙人赵 欣 钱塘创投高级投资经理朱新星 华盖长三角基金投资副总监↓↓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免费参会,会议福利包括21-22日中餐”
2024-06-18
详情细胞的“发电机”出问题怎么办?浙大教授这项研究让患者看到新的治疗可能
心肌病、聋病、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重大疾病,或许与身体里的线粒体出了问题有关。线粒体,常被称为细胞的“发电机”,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导致一系列线粒体疾病,主要累及心脏、脑、骨骼肌等高能量需求的组织和器官。过去,线粒体疾病是困扰临床多年的“老大难”,治疗大多“治标不治本”,缺乏根本性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药物。最近,记者从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了解到,由浙大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严庆丰教授团队负责的科研项目取得新进展,不仅发现了线粒体疾病的潜在治疗剂,更为该类疾病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临床研究杂志》),并申请专利。罕见病例成为研究突破口严庆丰从事线粒体功能障碍与人类疾病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科研就是需要马不停蹄、永不止步,永远有新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解决。攻关基础研究的路上,更是如此。”他表示,正是这种对科研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推动着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新事物往往代表着未知,但也代表着机遇。我们的研究其实就源自多年前的一个‘新’病例。”严庆丰说。时间回到2010年,严庆丰与合作医生关注到一个罕见病例。当时有一位男性因患有肥厚型心肌病住院,经问询得知,他的多位家人和亲戚也同样患有该病。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患者均携带一种尚未被报道过的线粒体DNA突变,大量深入的基因功能研究显示,该突变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特别是造成细胞能量物质ATP的合成效率降低、钙离子信号的稳态失衡等,使得心肌细胞呈现体积增大、电生理异常等表型。发现了疾病的原因,该如何“对症突破”?严庆丰笑着说,团队另辟蹊径,“我们的研究思路就像‘老中医问诊’,先找对疗效再寻求机制。”两步法表型筛选,是严庆丰团队寻找具有最佳疗效先导化合物的方法。先利用患者转线粒体细胞模型,以膜电势指标从线粒体小分子化合物库中筛选出 3 种可显著拯救线粒体功能的候选药物;再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心肌细胞模型,最终明确了1种可显著改善心肌细胞状况的先导化合物。该结果在心肌肥厚小鼠模型中也同样得到验证:经先导化合物处理,疾病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缩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均有显著改善;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程度降低。研究成果赢得国际认可严庆丰团队的上述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临床研究杂志》)上正式发表,论文表明先导化合物具有重构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并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阐明了先导化合物的线粒体拯救与细胞功能修复的机制。可喜的是,该项研究的突破性和引领性,还引起了国际关注。美国医学专家发布评述文章表示,先导化合物修复线粒体损伤的作用发现,促进了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药物研发,为该领域研究注入了“强心针”;同时也肯定了该项研究思路的创新性,将开创一种全新的线粒体拯救疗法。马不停蹄,扩大成果。随着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严庆丰团队发现经结构优化的候选药物不仅对线粒体肥厚型心肌病有治疗作用,对更多线粒体疾病也能提供新的治疗可能。“这个最新发现,让我们深受鼓舞,也对接下来的临床试验,很看好!”严庆丰对项目开发的前景充满信心。新药研发大多坎坷多多,能够不断收获胜利的果实,严庆丰坦言,离不开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给予的支持。2020年,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将严庆丰的课题列为首批创新生物医药转化项目。“我们坚持‘从0到1’源头创新,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力争孵化出若干个全球首创靶标的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杨巍教授说。项目研发期间,除了获得资金支持,研究院还为每个项目配备单独项目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部门人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组成,全过程把控项目实施进度,参与CRO机构资质确认、试验方案和节点考核目标确定、项目进度质量监督等环节。严庆丰表示:“我们都是做科研的,而成果转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涉及与企业、投资和政府部门等的多方位合作,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2024-06-17
详情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安全生产培训会顺利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扎实开展好2024年“安全生产月”相关工作,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24年6月13日上午,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安全生产培训会在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大道502号茧·Space 11楼会议室顺利举办。此次培训旨在提升临平开发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扎实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环境安全与健康。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微策生物、安道药业、赫林生物、立德百克等生物医药企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活动。 浙江省省应急专家库专家、浙江工商(工业)大学企业导师、杭州安全生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夫作题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使用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主题培训,他剖析了近几年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案例,从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关口前移、强化源头防控实施精准治理、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作了详细分享,让参会人员深刻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此次培训强化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实际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获得参会人员好评。今后,研究院将持续推进安全体系建设,为做好安全工作储备能量,筑牢安全防线,以安全稳定的创新氛围推进平安研究院和平安生态企业建设。
2024-06-13
详情“点亮”病灶 ,给手术装上“导航卫星”,这项研究有点酷炫
看演唱会时,手中挥舞的荧光棒,点亮了夜空。当荧光和近红外光结合,用于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这是不是更酷?日前,记者从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了解到,一项名为“近红外Ⅱ区荧光+可见光”双通道成像导航系统的科研项目取得新进展,并在糖尿病足、皮瓣手术、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等外科手术中做了应用研究,能够给手术“导航”。怎样才能精准“挖笋”这是个技术活走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的先进光子学国际研究中心,钱骏教授正在指导学生做科研。“你看,通过荧光成像就能发现,小鼠的左后腿有个淋巴结。”他指着电脑显示屏上画面说,随后又搬来一台仪器,荧光图像被实时完整地投射到小鼠腿部,科研人员一眼就能发现皮肤下淋巴结的位置。如果将淋巴结换成肿瘤,那么医生在这台光学仪器的帮助下,凭肉眼就能判断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钱教授用“挖笋”来比喻。因为有土层覆盖,我们东一锄头西一锄头,很难找到冬笋。现在有了新技术,用光一照,就能显示笋长在哪儿,一挖一个准。作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主任,钱骏锚定了光学与医学的跨界融合,“我们和很多外科医生交流过,他们希望能有一种工具,帮助‘点亮’病灶,这样做手术时就能更精准。”比如,如何判断糖尿病足哪些地方供血不足?肉眼是看不到里面血管的。再比如,克罗恩病做肠道切除手术,如何判断哪些组织已坏死,必须切?切多了会影响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切少了病患处还在。我们所熟知的检查手段有很多种,如X光、CT、核磁共振和B超等。但是,大多用于术前检查,很少在术中实时使用,原因有很多——有的仪器太大,如核磁共振,不够便携;CT有辐射,患者“照”一次还行,但外科医生需经常做手术,长此以往会影响健康;B超,需要涂耦合剂(胶冻状物质),开放式手术不适用。光学成像,为术中导航推开了“一扇窗”。肉眼看不见请近红外光帮忙“找笋”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根据人的肉眼是否能看到,划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人眼可感知的电磁波波长可在380nm—780nm(纳米)。可见光谱由颜色不一的光组成,如红、橙、黄、绿、青、蓝、紫。不可见光就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紫外光,X射线,γ射线等。其中,近红外光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非可见光,美国材料检测协会将其光谱区定义为780nm—2526nm。近红外光谱区根据波长不同,通常被划分为多个区域,近红外Ⅰ区(700nm—900nm)和近红外Ⅱ区(900nm—1880nm)是两个重要的区域。“近红外光在生物组织中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得益于这些年近红外荧光材料以及近红外光学元器件的发展,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对深层组织进行精准检测,已成为可能。”钱教授说。为什么要有荧光材料呢?这就像往清澈的河水里倒一桶绿色染料,通过绿色就能判断流水的速度和方向。通过特定的生物修饰,荧光材料在正常组织中不会积累,但是如果遇到肿瘤等病灶组织则会蓄积,医生就能看到荧光散发的“亮点”,以此做出判断。其实,近红外Ⅰ区的光谱,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当然,相比于近红外Ⅱ区光,Ⅰ区光抗散射能力更弱,成像相对模糊一些。好比我们有了近视眼,近红外Ⅰ区荧光成像,就像配了一副度数不是很精准的眼镜,戴上后看东西清楚了一些,但还不够。近红外Ⅱ区荧光成像,则是一副调焦更为精准的眼镜。科学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要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科技创新产品,还有很多坎。 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孵化平台来加薪助燃“我们正在打瞌睡呢,有人就递来了枕头。”钱骏说。2020年,浙江大学(临平)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将他的课题列为首批创新生物医药转化项目。“我们坚持‘从0到1’源头创新,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力争孵化出若干个全球首创靶标的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杨巍教授说。该研究院由浙江大学和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是我国首个由基础医学学科为主导、以原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创新平台。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已经进行了4批项目的征集和筛选,项目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立项金额接近1个亿,并已对32个项目拨付近3000万元的孵化资金。研究院安排专人与钱教授进行项目对接,“不仅支持研究经费,还在政策上给予指导,帮助安排路演,对接投资机构等。”去年,该课题成功申报临平区第五批“鼎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研发三年多以来,钱骏教授带领团队实现了三步跨越:一是把近红外Ⅱ区荧光医疗成像设备研发出来,做到“能用”,但还比较笨重;二是对硬件进行改善,更便携,成本更低,实现“易用”;三是把可见光和荧光图像完全实景融合,达到“好用”。为什么要把两个波段的图像融合在一起呢?如果分开,荧光影像必须显示在电子屏上,医生需要看着电子屏做手术。融合后,医生只要对着患者的手术部位,直接操作就行了,不必一心二用。“我们与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省妇保等三甲医院合作,在骨科、普外科、甲乳外科等的临床诊断和术中导航中,做了尝试和应用。”钱教授说。对于科研项目孵化所取得的成绩,杨巍院长充满感慨:“科学研究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创新创业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三者是相互交织的圆环,互相影响,形成一张科创网,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6-12
详情议程更新!第三届中国(临平)国际医药源头创新大会第二轮会议通知
2024-06-07
详情大咖来临!第三届中国(临平)国际医药源头创新大会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4-05-28
详情源创医药孵化地——临平经开区创新医药实验室合作伙伴启动招募
2024-05-11
详情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药效学评价平台实验室移交仪式顺利举行
2024年4月19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药效学评价平台实验室移交仪式在杭州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五洲路28号1号楼二楼顺利举行。杭州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创业创新局(人才服务局)局长管理委员会创业创新局(人才服务局)局长陈嬿、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助理刘婷教授、杭州开投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旭晔、杭州赫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等出席仪式。仪式由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凌赟主持。刘婷教授代表浙大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致辞,对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对合作伙伴的不懈努力、对实验室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研究院始终不忘初心,致力于生物医药源头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技术转移模式,打造高效的产业科学家团队和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平台,努力在临平创建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源头创新成果孵化高地。致辞结束,刘婷教授与平台运营企业负责人王刚现场签署《交接确认书》并移交钥匙,陈嬿局长见证签约。药效平台负责人赫林公司总经理王刚接收平台后表示,实验室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体现了该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此也感谢临平经开区管委会与浙江大学提供了这么好的支持和发展环境,药效平台全体人员会履行承诺并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以临床前的药效评价平台为核心,以大动物试验、复杂动物模型为特色,致力于极限科研,助力临平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打造!陈嬿局长表示,药效平台实验室的建设凝聚着每一位建设者、支持者和参与者的心血与汗水,开发区政府部门、开投集团、研究院及下设平台要形成合力,引入各类临床前药物实验项目,为临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自此,作为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产业生态重要平台的药物筛选平台和药效学评价平台全部投用运营,基本构建从靶点验证、药物活性筛选、药效学评价、药代动力学评价、毒理学评价及创新转化全生态链条,研究院将继续承载临平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全要素、全场景业务,激发新药研发新动能,持续赋能临平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源头创新,加快形成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
2024-04-19
详情研究院杨巍院长受邀参加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
2024年4月9日,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研讨会在上海张江圆满落幕,研究院杨巍院长受邀参加。30余位来自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创新中心、投资机构等与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行业人士参加。会上,杨巍院长首先介绍了研究院的孵化模式以及建设愿景,指出生物医药源头创新成果转化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并紧扣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表示,“我们的理念是可以找第三方平台进行概念验证,之后通过市场估值引入资本方来走市场化的孵化道路,或转让给药企,最终孵化出真正的创新药物。”本次研讨会聚焦科研转化“最初一公里”,围绕如何打造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专业高效的服务体系等话题展开,与会嘉宾从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之“制”、“源”、“路”、“规”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且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为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进一步健全提供了新思路,也推动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2024-04-18
详情